粮食储备保障“靠得住”

民为国基,谷为民命;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当前,公众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特别是粮食储备情况格外关注。就老百姓关心的“粮仓家底”问题,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。

问: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,粮食储备保障能力能不能满足需要?

答:我国粮食库存构成主要分三大类:政府储备、政策性库存、企业商品库存。此外,还有一部分农户存粮,通常不统计在库存范围内。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,这是守底线、稳预期、保安全的“压舱石”。

近年来,在中央储备规模稳步充实的同时,以销区为重点,地方储备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。2014年,按照国务院部署,有关部门以保障产区3个月、销区6个月、产销平衡区4.5个月市场供应量标准,核定下达地方储备规模计划。各地按时完成了增储任务,有的省份还结合实际主动增加了部分规模。

同时,国家通过最低收购价、临时收储等政策,还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政策性粮食库存,根据需要可随时投放市场;加上各类粮食企业商品库存,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,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安全警戒线水平,稻谷、小麦库存都能够满足1年以上需求。

2019年,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进一步摸清了粮食“家底”。从仓储技术看,我国粮食仓储能力明显增强,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。从储备品种结构看,以口粮为主,小麦、稻谷等口粮比例占七成左右,有的省份根据当地特色和消费习惯建立了少量杂粮储备。36座大中城市和市场易波动地区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大米、面粉等成品粮储备,可满足当地10天至15天的市场供应。同时,储备区域布局更合理,质量更可靠。

 

责任编辑:陈思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oodle.cn/zh/13.html